广州能源所在积极进行能源科学研究的同时,还将能源科学传播作为己任。2003年,建立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普基地,2009年建设新能源虚拟博物馆,2011年建设新能源流动展馆。致力将能源科学研究成果、节能低碳理念,传播给公众。努力做到让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并蒂开花!
新能源虚拟博物馆,建设于2009年。全世界的公众都可以通过网络进入新能源虚拟博物馆参观。在馆里,可以了解能源发展历史,还可以深入认识九种代表性新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水能、可燃冰、氢能、地热能等等。
预约电话:020-87058895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天河中学与广州能源所合作开展第24届科技节
发表日期:2016-03-30 作者:卢卓信 【字号:

  329日,天河中学和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普基地在科普基地园区合作开展新能源科技活动,此次活动也是天河中学第24届科技节活动组成部分。 

  科普基地主管徐超通过“为什么要研究新能源”以及“新能源一定是可再生能源吗?”两个问题开始,让学生们进入能源之旅。在讲解九种代表性新能源之前,师生们首先了解能源问题的起源以及低碳节能重要性,还有关键的储能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神奇玻璃、地沟油变为生物柴油的逆袭之旅、氢经济时代的到来、达里厄风力发电机的神奇、捕获波浪能量的鹰式发电装置、可以燃烧的“冰”以及大地母亲火热的“心”,各种有趣新能源知识的认识也让学生们感叹人类的智慧和科学家们的伟大。 

  随后,在新能源试验课堂上,科普志愿者卢卓信结合高中生应具有的知识水平,较为深入地讲解了太阳能利用、温差发电、水果发电以及电解水制氢的科学原理,通过理论与模型操作相结合加强同学们对相应原理的印象与理解。利用太阳光谱讲述太阳能集热与发电的差异、通过水果发电讲述原电池的组成以及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同学们对新能源利用的科学原理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动手参与了部分模型的试验,提出许多有趣的科学问题。 

  此次科技节活动,天河中学师生都表示学习和领略到新能源的魅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普基地的科普志愿者也希望在学生的心中种下新能源科学的种子。 

学生在动手感受波浪能发电演示装置

学生们在观察电解水制氢实验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Copyright ? 2002-2009 粤ICP备05004665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电话:020-87057483 E-mail:web@ms.giec.ac.cn